可以利用左方標籤分類 或 最上方 輸入關鍵字搜尋,方便您想看的內容
可點選 完整| 摘要|標題 改變文章顯示模式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後院物理

之前 有提過舉一個類似『後院物理』(backyard physics)的例子
猶豫了很久,舉一篇為例。
聲明是按熱流基礎觀念的看法,不是針對個人。

原文 (出處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79402.html
標題:『深入分析:為何銅質散熱器比鋁質散熱慢』
其文主要見解是 --銅比鋁吸熱快,銅沒有鋁散熱快。
理由是銅K值比鋁高 所以吸熱快, 銅熱容比鋁高所以散熱慢

引用了熱傳導係數跟熱容,似乎很專業。
但事實上,解釋是錯誤的。混淆了熱傳量與熱容量的觀念。
是一個典型,先有結論再片段性找資料支持的說法。
這是一個常見的混淆,散熱能力好不好,
並不是用『感覺』來推論的。

首先,散熱能力好壞跟『快』『慢』無關。若提到 快 慢 ,是在暫態範圍。
在一般電子產品中,暫態特性並不是主要需求。
當穩態達到後,其穩定的散熱能力(capability)才是重點。
而穩態時,散熱能力與熱容無關。 有關的是其K值與形狀。
因此為何該產品內用銅外用鋁,其實是一個最佳化的問題。

(在性能,價格,重量等間的平衡)
只論K跟Cp的話,所謂吸熱、散熱其實是同一回事,跟加減法其實是同一回事一樣。

標題『為何銅質散熱器比鋁質散熱慢』 其實相當有誤導性
要比散熱好或不好 不是比快或慢
(你在意 關機後 多快溫度下降嗎? 還是使用中 溫度維持在多少?)
而所有條件都一樣時(形狀, 流場), 全銅的散熱器 若 比全鋁的散熱能力差,

那熱傳課本都可以拿去丟了....
(驗證是很重要的 ,憑推想 講的跟定律一樣 ,是很危險的)

簡單說,作者混淆了熱傳導跟熱對流兩者理論在整體散熱性能上的理解。

有那麼嚴重嗎? ㄟ 如果只是網路上 好玩 ,講講, 是無所謂啦
但如果這種見解是從正式的 散熱工程師 口中來的話
熱傳基礎觀念有補強必要..


cooler/module/heatsi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還有其他文章喔. 請利用左上側標籤分類, 或右側較舊文章,進一步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