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平台屬性不同
另一建置專業的熱流顧問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site/hanscooling/our-company
不同版面的部落格 (習慣yahoo的人)
http://tw.myblog.yahoo.com/hanscooling/
可以利用左方標籤分類 或 最上方 輸入關鍵字搜尋,方便您想看的內容
可點選 完整| 摘要|標題 改變文章顯示模式
可點選 完整| 摘要|標題 改變文章顯示模式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散熱對LED產品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與封裝技術的同步進步,LED產品急速發展;在發展的的行銷過程中,散熱的議題也常被提及。但隨著白熱化的市場,往往有許多一知半解、誇大其辭、不分青紅皂白的說法。本短文從產品元件特性、熱傳物理理論與人因工程幾方面簡要探討散熱之於LED產品的角色。
為何LED需要注意散熱?
從物理而言,發熱量大、體積小(換言之就是熱密度高)的物體,為了達到與外界熱平衡將熱量傳播出去所需的溫度會較高。恰好從產品特性上,由於新近LED已往主要光源方向設計,不再是小小的訊號用光源;為了達到足夠的照明度,其發熱量比過去大幅提升。而燈具產品的特性多數也訴求體積輕巧。因此在產品先天特性上便容易是高溫的情況。 而高溫會造成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一、使用安全:產品高溫若人體觸及,可能會造成傷害。
二、產品效能:LED晶粒本身的發光效能對於溫度相當敏感,高溫會造成效能 衰退,發光量降低。
三、產品可靠度:LED晶粒本身,內部電路基板線路,電源元件的使用壽命都與溫度高度相關。燈具又屬於長時間使用之產品,壽命可靠度對產品可用性與品質形象影響重大。
LED如何進行散熱
不管怎變,物理上的熱傳播方式只有三種途徑: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LED也同樣受到普遍性的物理定律管轄。以多數LED應用,熱輻射比重微小。LED晶粒為主要發熱源,熱量由晶粒發生,經基板、電路、散熱機構、外殼等,最後進入環境空氣;主要為熱傳導與熱對流兩種熱傳播現象。從熱傳導面,LED晶粒本身的封裝方式、與基板接合方式、基板特性、散熱機構件設計都有重要影響。而產品結構、外型、機構則影響熱對流效能。由於LED燈具通常緊緻度高,因此電子、機構、ID等各方面設計幾乎是緊密耦合互相牽動,導致熱傳導與熱對流的考量亦復如此。
散熱相關迷思
一、使用特殊材料就能解決散熱問題:
特殊材料可幫助熱傳導的部份,但前面已解釋過,熱量終究是要進入環境大氣的,熱傳導只是其中一個過程,並不完全決定散熱效能。也沒有可以無限吸熱的魔幻材料,材料只是個介質;影響熱傳導特性而已。因此,某些特殊材質可改善熱傳導性能是真的,但只靠特殊材料就能解決一切是假的。----以及別忘了,”特殊”的代價通常是高價。
二、LED燈具一定要有散熱鰭片,而且越大表示散熱效能越強:
任何表面都可作為散熱用的面積。所謂散熱鰭片只是一個密集化的專用面積。是否需要有散熱鰭片,以及散熱鰭片應設計成如何,需經過仔細的分析計算決定。不需要的情況加上鰭片,反而造成額外熱傳障礙。同理,不必要的龐大鰭片也是造成反效果,特別是考量敏感的自然對流狀況。最後別忘了,所有不必要的設計都意味著不必要的成本,而那最後是由消費者你來支付的。
散熱是LED應用產品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對產品評價時,不是以字面上對散熱所做的各種充滿驚奇字眼的描述為依據,而是以確切的數據以及設計團隊對散熱的深入理解為依據。
為何LED需要注意散熱?
從物理而言,發熱量大、體積小(換言之就是熱密度高)的物體,為了達到與外界熱平衡將熱量傳播出去所需的溫度會較高。恰好從產品特性上,由於新近LED已往主要光源方向設計,不再是小小的訊號用光源;為了達到足夠的照明度,其發熱量比過去大幅提升。而燈具產品的特性多數也訴求體積輕巧。因此在產品先天特性上便容易是高溫的情況。 而高溫會造成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一、使用安全:產品高溫若人體觸及,可能會造成傷害。
二、產品效能:LED晶粒本身的發光效能對於溫度相當敏感,高溫會造成效能 衰退,發光量降低。
三、產品可靠度:LED晶粒本身,內部電路基板線路,電源元件的使用壽命都與溫度高度相關。燈具又屬於長時間使用之產品,壽命可靠度對產品可用性與品質形象影響重大。
LED如何進行散熱
不管怎變,物理上的熱傳播方式只有三種途徑: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LED也同樣受到普遍性的物理定律管轄。以多數LED應用,熱輻射比重微小。LED晶粒為主要發熱源,熱量由晶粒發生,經基板、電路、散熱機構、外殼等,最後進入環境空氣;主要為熱傳導與熱對流兩種熱傳播現象。從熱傳導面,LED晶粒本身的封裝方式、與基板接合方式、基板特性、散熱機構件設計都有重要影響。而產品結構、外型、機構則影響熱對流效能。由於LED燈具通常緊緻度高,因此電子、機構、ID等各方面設計幾乎是緊密耦合互相牽動,導致熱傳導與熱對流的考量亦復如此。
散熱相關迷思
一、使用特殊材料就能解決散熱問題:
特殊材料可幫助熱傳導的部份,但前面已解釋過,熱量終究是要進入環境大氣的,熱傳導只是其中一個過程,並不完全決定散熱效能。也沒有可以無限吸熱的魔幻材料,材料只是個介質;影響熱傳導特性而已。因此,某些特殊材質可改善熱傳導性能是真的,但只靠特殊材料就能解決一切是假的。----以及別忘了,”特殊”的代價通常是高價。
二、LED燈具一定要有散熱鰭片,而且越大表示散熱效能越強:
任何表面都可作為散熱用的面積。所謂散熱鰭片只是一個密集化的專用面積。是否需要有散熱鰭片,以及散熱鰭片應設計成如何,需經過仔細的分析計算決定。不需要的情況加上鰭片,反而造成額外熱傳障礙。同理,不必要的龐大鰭片也是造成反效果,特別是考量敏感的自然對流狀況。最後別忘了,所有不必要的設計都意味著不必要的成本,而那最後是由消費者你來支付的。
散熱是LED應用產品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對產品評價時,不是以字面上對散熱所做的各種充滿驚奇字眼的描述為依據,而是以確切的數據以及設計團隊對散熱的深入理解為依據。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CP值高的分析軟體
身為多年的散熱設計與技術開發人員
對各種熱流分析工具算是相當熟稔
看過許多軟體的起落,聽過許多言過其實的宣傳,接觸過許多薄弱的'service'
從長期經驗的心得,明沒有萬能的工具,掌握特性用對地方是使用者必須下功夫之處
對各種熱流分析工具算是相當熟稔
看過許多軟體的起落,聽過許多言過其實的宣傳,接觸過許多薄弱的'service'
從長期經驗的心得,明沒有萬能的工具,掌握特性用對地方是使用者必須下功夫之處
長期使用經驗中, 對某些軟體早已無實質功能提升確維持高售價感到不甚合理
不斷思索合理的解決方式
以及尋找 在效能 /使用性/ 價格 三者間 有更好比例的產品
在各方接觸下,終於發現一個接近理想的S*/H*軟體
經進一步與原廠資深人員當面深談後, 確認其效能、實用性與成熟度
無論在使用友善性/求解問題特性 都完全不輸目前最常見的Flotherm
(吾人以逾十年Flotherm資深應用經驗判斷)
更重要的是 其價格可達其一半不到 正是吾人認為較合理的水準(參前文 "哪套軟體是最好的?")
不斷思索合理的解決方式
以及尋找 在效能 /使用性/ 價格 三者間 有更好比例的產品
在各方接觸下,終於發現一個接近理想的S*/H*軟體

經進一步與原廠資深人員當面深談後, 確認其效能、實用性與成熟度
無論在使用友善性/求解問題特性 都完全不輸目前最常見的Flotherm
(吾人以逾十年Flotherm資深應用經驗判斷)
更重要的是 其價格可達其一半不到 正是吾人認為較合理的水準(參前文 "哪套軟體是最好的?")
以系統層級散熱而言,個人認為這是一套相當具成本效益的優秀產品。
如果您尚在尋找平實合理的電子系統熱流軟體,個人極力推薦本軟體。
如您想進一步確認此軟體是否適合需求,可與我聯繫。
ywt0905@gmail.com
如果您尚在尋找平實合理的電子系統熱流軟體,個人極力推薦本軟體。

如您想進一步確認此軟體是否適合需求,可與我聯繫。

標籤:
顧問服務 Consultancy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歡迎提出散熱設計分析問題 Therm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無論您是專案經理 產品企劃 散熱工程人員 可於此標題下回應欄陳述 或email
歡迎提出您遇到的散熱問題
請盡量詳述問題
有代表性或重要性的j問題答覆會選擇性置於文章中
Any thermal related question is welcomed.
歡迎提出您遇到的散熱問題
請盡量詳述問題
有代表性或重要性的j問題答覆會選擇性置於文章中
Any thermal related question is welcomed.
標籤:
設計案例 Case study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自製storage
非常有意思
這個公司並不是製造硬體系統的公司
是提供備份服務的
但因為不滿意市面上沒有 合理的儲存設備
自己設計了一個
還不是貼貼補補的喔 很正式
比很多系統公司胡搞亂搞的還像樣
http://www.backblaze.com/petabytes-on-a-budget-how-to-build-cheap-cloud-storage.html
這個公司並不是製造硬體系統的公司
是提供備份服務的
但因為不滿意市面上沒有 合理的儲存設備
自己設計了一個
還不是貼貼補補的喔 很正式
比很多系統公司胡搞亂搞的還像樣
http://www.backblaze.com/petabytes-on-a-budget-how-to-build-cheap-cloud-storage.html
標籤:
設計案例 Case study
訂閱:
文章 (Atom)
還有其他文章喔. 請利用左上側標籤分類, 或右側較舊文章,進一步觀看。